老大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二锅好酒,权宋天下,老大河,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原本将目的地定在湾湖的辛邦杰立刻收拾,抬着陈耀回转。到家后给陈耀灌了碗姜汤就醒过来了。幸亏陈耀臀部肥大,没有伤及筋骨,休息了三四天之后也基本痊愈了。
虽然赵槿没说什么,但陈锃眼中隐然的埋怨也让辛邦杰有些内疚。
思考数天之后,辛邦杰为大家排了个基本的阵型。对敌进攻时,以辛邦杰主攻,李毅中执木盾主守,其他人执兵铲协助攻击敌方下三路。
但是远程的攻击武器只有弹弓。陈耀弹弓的射击精度让众人再次吃惊,二十步以内弹无虚发,移动标靶的射击,竟然还能十中七八。
不过弹弓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弱了,第一次可以趁敌不备击伤其脸面,但第二次就没什么效果。弩箭的配备开始列入计划。
除此之外,在梁申的帮助下,赵权把陈锃的藏书彻底翻了一遍,梁申重点推荐了三本给他。是陈旉的《农书》、李觏的《潜书》以及李诫的《马经》。
陈旉的这本《农书》刊印于宋绍兴年间,是第一部关于水田稻谷种植的专著,其中也涉及养牛、蚕桑的详细论述。看过此书后,梁申自己也觉得受益颇多。
《潜书》十五篇,是李觏经世致用、康国济民思想的集中体现。赵权不知道看这书有什么用,但还是照着梁申的意思,咬牙苦读。
文科系出生的人,看这些书竟然觉得非常吃力,没有标点符号又晦涩难懂,这些书陈锃都是不屑于去看的。也亏得梁申耐心,不仅帮他断好句读,还由此引申,给他讲政事兵事、农桑水利、牧畜养殖。
赵权有些怀疑,梁申是不是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宰相?
郭全投奔宋国时,丁铁匠也消失了,李毅中咬着牙不肯说清楚他到底去了哪。只是给赵权看了他留下的几个字,“我去了,铁匠铺留给你,后会无期。”
赵权心下明了,这个丁铁匠应该是被郭全说动了心,随他去了宋国。像他这样有技艺在身的,虽然到了宋国地位依然低下,但混个饭吃以求自保,还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让赵权不解的是,投奔宋国真的会那样的让人接受不了吗,连自己的大徒弟都不愿明说。
丁铁匠与郭全都不在,器械打造的活只能由李毅中扛着,赵权、李勇诚与王铠轮流负责给他打下手,慢慢地也被逼着去抡会儿铁锤。辛邦杰倒是很支持,说这样既可以增加对兵器的了解,还可以锻炼下臂力与腰力。
这半年多时间,过得最舒心的应该是陈锃了。
陈锃觉得,蒙古人既然灭了金国,大仇得报北撤,就不会轻易再南下。蔡州之地多山多水,根本不适合那些骑兵驻留或是纵横。
而宋国人难得一次胜战之后,多半会高兴上许多年,只要蒙古人不继续南侵,宋国人也不会去招惹他们。即使宋蒙之间暴发战争,也没有人会对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感兴趣的。
没剩几户人家的村子,已经完全安静下来,鸡犬不闻。
家事有妻子操持,农事都是辛邦杰在忙。
私塾学堂已经关了,本来小孩子就不多,现在就剩赵权他们五个人。梁申直接安排并代管他们每日的课程。
甚至连村卫队所花费物资的账目都是陈耀在管。陈锃见到儿子在术数上确有天份,现在也基本不再去操心,父子俩的关系因此无比融洽。
陈锃已经完全的静下心来,他对物质上的要求本来就不高,一杯小酒一碗饭足矣,闲看云起云落,卧听江波浩渺。这才是一个读书人应该有的生活啊!
陈锃现在很庆幸,没有投奔宋国,想想现在要是到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没人照应,所有一切都得重来,都得自己操心,那会让自己极度痛苦的。
新宅的小院子里,赵槿正在忙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