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斯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5章 约会在元朗,电子游戏帝国,麻辣斯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哈哈,怎么会没事呢,赶紧打车来元朗!”李轩报出一个具体地址。然后不等对方回答就把电话给挂了。
刘佳玲看到何情挂上话筒,立刻像好奇宝宝一样扑了上来。双眼中闪着八卦的亮光:“李生是不是找你约会啦?”
“他让我现在去元朗,你觉得那是约会的地方吗!”何情用手指头。戳开刘佳玲那张快贴到自己身上的粉脸。
“元朗啊,躲避城市的喧嚣,好浪漫!”刘佳玲一脸羡慕的说道。
何情觉得这个花痴算是没救了,元朗就是香港的乡下好不好。要是现在有男孩子打电话约刘佳玲,让她驱车二三十公里,从去市区去元朗见面,刘佳玲肯定会直接把对方拉进黑名单。但是此刻在刘佳玲的口中,元朗竟然都能和浪漫产生联系。
“诶呀,你还愣着干嘛。赶紧起身换衣服啊!既然是去元朗约会,那就不用穿得太正式,可以休闲一点,不过脸上的妆还是要画的漂漂亮亮的!”刘佳玲一把拉起坐在沙发上何情,也根本没问她要不要去。
那可是与“财神李”的约会,别人想去还没这个机会。之前在东海基金会的一次慈善义拍中,曾经推出过一件非常特别的拍品,那就是与李轩共进午餐的机会。
结果这个特别的机会,最后被美国的一位青年企业家。以55万美元的价格拍得。这相当于现在一位普通香港人一百年的工资,就为了和李轩一起吃顿饭。
李轩去元朗自然不是为了躲避城市的喧嚣,而是去进行考察的。另一个时空中,香港的工业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就差不多全部北迁到内地去了。
而工业空心化给香港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底层的工作机会减少,几十万以前在制衣厂、玩具厂、电子表厂工作的工人在失去了工作之后。重新沦为赤贫阶层。
虽然香港也一直在谋求转型,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但这些都无法完全代替工业对香港社会的支撑作用。特别是香港楼市,从1985年后又迎来一个黄金十年。
房地产业的兴旺虽然也创造了不少新的就业岗位。但房价的飞涨同样推高了香港这座城市的生活成本,直接让香港经济进入一轮快速的通胀。
而李轩这支蝴蝶出现,对香港的影响其实是最大的。香港的工业在内地改革开放后,虽然依旧不可避免的开始了北移。但因为东方集团的横空出世,不断有老工厂关闭的同时,也不断有新工厂冒出。
那些服装厂、玩具厂、电子表厂的老板们纷纷去大陆设厂了,而在他们腾出来的厂房中,却迅速顶上来了一批新生的电子厂。
东方集团把rca公司旗下诸如电视机、显像管、收音机之类的消费电子品,从北美墨西哥、以及亚洲台-湾等地,逐步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深海特区中去。
但东方集团最重要的两大产业,电脑和游戏机的生产制造环节,却牢牢的留在了香港。根据有关数据的预测,香港的几大代工厂,今年全年为艾康公司代工生产的abc系列电脑将会超过200万台,为东方游戏公司代工生产的街机将会超过150万台,fc游戏机将会超过500万台。
这将是一个总产值高达300亿港币的巨大产业,虽然这其中向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基本都是从外部进口。但香港的电子工业依旧能够从这个巨大的蛋糕中,分润将近100亿港币的产值。
电脑和游戏机等产业留在了香港,而没有北上转移,得益于巴统组织对中国的严格限制。像制造abc系列计算机所需的er处理器,都是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才被允许小批售往中国市场。所以承接个人电脑和游戏机生产订单的几家代工厂自然无法去国内建厂。
所以说,因为东方集团的出现,香港的工业没有向原来那样迅速萎缩,而是不知不觉之中完成了一轮产业换代升级。从出口服装、玩具等低利润、低技术含量的轻工业产品,向出口电脑、游戏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转变。
而李轩记得后世联想公司开始大规模自己生产电脑,是在94、95年左右。也就是说巴统差不多要等到十年之后,才会对中国放开芯片等产品的进口限制令。这也意味着,李轩其实为香港工业多争取到了十年的存活时间。
而且因为香港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组装生产基地之一,因此大量的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开始考虑就近来香港投资建厂的问题。
比如abc系列电脑最主要的硬盘供应商之一,希捷科技公司已经在屯门动工开建自己的第一个海外生产工厂,建成后可以年产100万盘525英寸的硬盘。
当然,希捷科技是因为有东方集团的持股,所以最新做出了反应。而东方集团的其他元部件供应商,也已经把在香港建厂的方案提上了议程。毕竟这样可以减少大部分的物流成本,而相比于美国和日本,香港的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
但香港也不是没有劣势,作为一座地少人多的城市,在加之港府财政中的很大一块来自于卖地收入,所以香港的地价被认为的抬高了。
前几年因为政-治的原因,香港地产业遭遇了一次严重的崩盘。但随着去年中英两国就香港问题达成最终协议,香港未来的前途开始明朗化,香港的地产市道也开始逐渐回暖。这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港府在今年上半年协议出让土地的面积,远高于之前两年的同期水平。
而且香港地价也有走出低谷,重新上涨的迹象。而香港昂贵的地价很可能吓跑,那些原本计划来港投资的企业,这对东方集团来说自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另一个时空中,在香港问题尘埃落定后,以怡和为首的英资企业开始逐渐撤退,而华资企业开始逐渐跻身为香港经济的主体。像李嘉城、李昭基、郭德胜这些地产巨富,正是在八五年之后的十年中,财富开始像吹气球一样飞快膨胀。
但在1985年,英资无心恋战、华资才刚刚蠢蠢欲动,而进入过渡时代的港府,正在与中国大陆方面开始最初的磨合。这个时候可谓是地产业,对整个香港社会影响力的一个低潮期。
李轩不认为自己有能力逆潮流,去改变未来香港楼价坐火箭一般蹿升的速度,但却可以乘此良机做出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改变。
于是李轩把目光放在了一块与深海特区的佘口工业区隔海相望的地方!(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