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林森444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九七章 进驻上谷郡,战国征途,木林森444,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上谷郡大体位于后世北京地区的西北部,在居庸关以外,治所的位置在河北宣化市西南,包括有怀来、宣化、张家口等地区,不过在这个时代,这些地区的名称都还没有出现。
高原率领大军到达上谷郡,驻守在这里的主将司马尚出城,把高原一行迎入城中。首先向高原引见原来在上谷郡驻守的太守黄崇。
上谷郡其实并入赵国的时间并不长,还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原来是在长平之城以后,燕国觉得赵国的国力衰弱,因此燕王喜派丞相栗腹率军五十万攻赵。而赵国派出的是名将廉颇率军十三万,抵抗赵军,结果赵军以少胜多,将燕军打得大败,主将栗腹当场阵亡。随后廉颇率军长驱直入,杀入燕囯,进击千余里,包围了燕国的都城蓟京(今北京西南区),燕王喜只好割地求和,结果赵国将燕国割让之地设罝上谷郡,才撤出了蓟京之围。而廉颇也因为败燕之功,被封为信平君,假相国。
黄崇就是当时廉颇的部将,在廉颇撤军时,向赵孝文王推荐黄崇为上谷郡太守,现在己经在上谷郡驻守了二十五年,己经把家都安在了上谷郡,后来燕赵之间又发生了两场大战,都是以赵军大胜,燕军大败而告终,而黄崇以上谷郡太守的身份,参与了这两场大战,其中有一次还是随李牧出战,而平时双方小战的次数,每年都有几次,不过黄崇都牢牢守住了上谷郡,没有让燕国占到一点便易。
司马尚领军到达上谷郡后,黄崇立刻开城向司马尚投降,表示原意服从高原的统治。因此收复代郡的行动十分顺利,并沒有发生任何战斗。
见礼之后,高原见黄崇的须发都己经花白,也不禁有一些动容,问道:“老将军今年高寿几何?”
黄崇道:“回禀主公,末将今年六十有二。”
高原点了点头,道:“老将军已是古稀之年,还在为国驻守边塞,实在可敬啊。”
黄崇却有些不高兴,道:“主公,昔日廉老将军年近八旬,率军守赵,各国不敢侵赵,末将不过才刚过六十,怎么算老呢?何况末将现在仍然可以跨乘烈马,开三石之弓,每顿饭可食整羊,栗三斗,主公若是不信,末将原意当场为主公演示一番。”
高原听了,也不禁大笑起来,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将军既然老当益壮,自然是再好也不过了,这次与燕国之战,自然有老将军出战立功的时候。”
黄崇听了,这才高兴起来,立刻一挺胸膛,道:“主公与燕军交战,末将愿为先锋,一定为主公斩将夺旗,大破燕军。”
这是司马尚笑道:“黄老将军,你就消停一下吧,怎样和燕军交战,主公自有主张,到时候少不了有你的仗打就是了。”
高原也点了点头,笑道:“不错,燕军出动了大军二十万,不可轻敌,黄老将军,现在上谷郡共有多少人马?”
黄崇道:“回禀主公,上谷郡有守军四千余人。不过上谷郡共有人口共有三十余万,青壮年男子皆可成军,十天之内,就可以征集到不下五万军队,最多可以征集了八万军队,这数年以来,末将就是如此抗衡燕军,因此主公不必担心兵力不足。”
他也知道,这一次高原只带来了三万余人,加上司马尚部的兵力,也不过只有四万左右的兵力,和燕国的二十万大军相比,确实差距太大了一点。不过如果把上谷郡的百姓都组织起来,那么就差不多有十几万军队,虽然仍然不及燕军,但也有一战之力了。
高原听了之后,只是笑了一笑,并没接着黄崇的话头,道:“现在燕军的兵力是怎样布置的?”
司马尚道:“现在燕军的大军都驻在居庸塞之前,沿治水两岸驻扎,打算沿着治水分头并进。治水南岸的燕军是太傅鞠武领军,而治水北岸的燕军是由燕太孑丹亲自统领。”说着,打开了地图,向高原指明了现在燕军的布置。
高原也点了点头,燕军的布置基本还是符合兵法的,沿着河水进军,是古代行军的惯例,因为河水运输便利,可以方便物资运需,另外也可以阻拦敌军的突击,至少在河水的那一方,可以不做预防。
其实高原对北京西北区的地理情况还是十分熟悉,虽然在时间上相着了两千三百余年,但大体的地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毕竟两千多年的时间,不可能对地形地冒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最大的差别就是现在还没有著名的官厅水库,其他就差不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