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捷报”入京(求新章追读)
吴地书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章 “捷报”入京(求新章追读),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吴地书生,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4章 “捷报”入京(求新章追读)
三月的京城虽然不如辽东那般寒冷,但一场大雪还是劝退了出行的人们,入夜后街道上的行人稀少。
只有巡城的军士还高举着火把,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城外几匹快马正在雪地中疾驰,溅起的雪花形成了一道长长的尾巴,很快他们就来到了东直门外。
只见一个骑兵大声说道:“辽东边报,600里加急发往兵部,还请速开城门!”
大明在辽东对建州用兵众人皆知,上头早就吩咐过,不得耽误军情的传递。城门官自然也不敢怠慢,很快城门就被缓缓地打开了。
送信的骑士直接用马鞭狠狠地抽了一下,只听见战马发出一声嘶鸣,而后几人便入城了。
此时兵部负责值守的兵科给事中赵兴邦,听闻有辽东战报,他第一时间就将战报接了过来。
这次进攻建州朝廷上下征调了十万大军,耗费钱粮无数,是兵部的第一要务,这种紧急军情自然是耽误不得。
这么重要的军报,他一个小小的给事中也不敢擅自拆开阅览。
不久后,一个身穿红袍,胡子花白的老者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说道:“辽东的边报在哪里?”
说话之人正是大明兵部尚书黄嘉善,他是万历五年的进士。
万历三十九年,鞑靼进犯延绥、宁夏、甘肃三镇,黄嘉善统军大获全胜,取得了著名的“三边大捷”。
不过此时的黄尚书已经是一位古稀老人了。
赵兴邦看到黄尚书踉踉跄跄跑进了大堂,生怕他有个好歹,赶紧上前搀扶。
他一边搀扶黄嘉善就坐,一边说道:“下官已经检查过战报的蜡封了,没有问题。”
于是将战报递了过来。
黄嘉善此刻也是非常紧张,他那微微颤抖的双手迅速打开了战报。
只见他兴奋地高喊道:“捷报,是捷报,我大明胜了!”
听到黄嘉善呼喊后,赵兴邦也显得异常激动,真是天佑我大明啊。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有些不对劲,因为黄嘉善那张饱经沧桑的老脸刚才还是喜笑颜开,现在变得阴晴不定,时而凝视,时而皱眉。
很明显这份“捷报”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不过此时他也不敢多问,上级想告诉他的时候自然会同他分享。黄尚书现在啥也不说,很明显就是不想告诉他,再凑上去问只会自讨没趣。
不久后黄嘉善问了一句:“方首辅今晚还在当值吗?”
赵兴邦恭敬地说道:“这个时辰方首辅肯定还在文华殿。”
于是黄嘉善便带着这份“捷报”离开了,临走时还对赵兴邦关照道:“这份捷报的事,你先不要对外张扬!”
赵兴邦心想看来这份“捷报”一定有蹊跷,不过表面上他还是恭敬地说道:“下官明白!”
尽管现在已经接近子时了,不过内阁依旧没有熄灯。
首辅方从哲依然独自一人在忙碌的处理公务。
今年注定是不安分的一年,先是各地旱灾不断,然后又是后金犯境,大明被迫在辽东与其进行决战。
而这一切都只能由他这个首辅独自承担。
因为万历皇帝是一个甩手掌柜,根本不上朝,大臣想要见他一面难如登天。就连身为首辅的方从哲,见到万历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的。
自从万历四十二年他当上首辅之后,除了开始还有个吴道南入阁外(很快就辞职丁忧),基本内阁就只有他一人,因为万历皇帝不肯补人。
他的前任叶向高,曾经75次上书要求增补内阁成员,万历皇帝就是不准。
其实不止是内阁,六部官员的缺口都十分严重,万历皇帝很少增补,以至于现在六部的人手都十分紧张。
方从哲和叶向高这样的首辅,有一个特殊地称呼,叫做“独相”。
要是太祖皇帝泉下有知,当初他费尽心思废除丞相制,结果到了万历这里内阁搞出一个“独相”,不知他会做何感想?
不过黄嘉善的出现打断了他的独处。
方从哲看到他深夜来访,就知道一定是辽东前线有消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