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赤乌
红酒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6章 赤乌,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红酒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森林中的板房营地里,带着蓝色工程帽的丁必筠几乎与施工的工人看不出来什么差别,几个月来他就在森林里现场监督着逐日工程首个地面接收天线阵列的建造工作。
这个名牌大学的教授脸上皮肤变得黢黑,身形也消瘦了不少,但眼睛里还熠熠闪烁着光芒。
就在昨天一枚长征七号甲火箭将第一批试验空间发电卫星“赤乌一号”送上了同步转移轨道,其实就是一堆太阳能板。
逐日工程启动以后,航天局又把几个总工“赶”出去成立了一家专营太阳能电池的民营公司,为逐日工程生产所需的超大、超寿命高效率太阳能电池。
随后新远也对以“夸父”作为名称的这家公司注资,在8月份生产出了第一批试验用的太阳能电池:
k1型折叠式超大面积太阳能电池:单个展开尺寸11.8*11.8米,有效面积近140平方米,发电能力56千瓦,总重约348公斤,每平米发电量0.4千瓦。
以长征七号的运载能力这次送上去的试验卫星带有8个k1电池,抵达静止轨道后环形展开,中间则是最关键的微波发射装置,整个卫星质量11吨,理论发电能力448千瓦,理论传输到地面的电力为410千瓦,传输效率91.5%。
现在发射上去的这套系统还是不完善的验证版,在丁必筠的设想中未来成熟的太阳能电池阵列效率还要再提高24%,达到每平米0.5千瓦,同时微波传输效率提高到94%左右。
不过实际上现在的第一次验证试验就已经超乎意料了,丁必筠原来的打算是首次测试发射一颗发电量10千瓦左右的卫星,进行简单的验证即可,但新远公司认为规模太小价值不大,然后将测试系统功率提升到了现在这么大,丁必筠本人反而有些不太适应,只能拼尽全力去完成天基卫星以及地面接收系统的研制工作。
“丁总工,卫星那边说准备好了,现在8个太阳能板的角度都对正了,发电量454千瓦,可以进行地面测试。”
“先检查一下防护措施,还是要小心。”
“是!”
丁必筠对于安全非常看重,接收天线阵列距离控制室有一公里远,就是为了避免人员受到过多的微波辐射。
“赤乌一号”安装的微波发射装置可以精准地控制覆盖区域不超过400米直径范围,既能避免浪费也有利于实用化以后的控制,但也会使得目标区域微波辐射量很大,虽然短时间不致命,但对于人员来说还是有威胁的。
同时这套系统还用上了激光校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微波发射器的定位。
再次确认激光校准没问题,丁必筠下达了开始试验的命令。
信号发出后的不到一秒钟时间他感觉身上的皮肤短暂地传来一阵极轻微瘙痒,仿若是被阳光照耀一样略微温度上升,但随即消失像是错觉一般,只有微微泛起的鸡皮疙瘩能被真实感受到。
但他没工夫注意这些,地面的天线阵列比人体更早做出反应,原本是稳定的“0”的微波辐射强度测定仪和发电功率数字立即开始跳动并迅速突破三位数。
山脚下的清晨充满着凉意,但原本冰冷的金属天线阵列均匀地开始微微发热,虽然单位体积的热量很小很小,但早就架设好的红外摄像机还是捕捉到了仿若忽然沸腾起来的空气。
驱鸟器未能驱逐的漏网之鱼们此时争先恐后地从密林间隙中飞起,扑棱着翅膀头也不回地逃走,以天线阵列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开。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