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希望的曙光,清末恶徒传,蹈仁,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天中午,杨旭才堪堪从床上爬了起来,还没坐起来,又是一头栽了下去,林霜刚端水进屋,看此情形,赶紧上前扶住,“爷,要不先别起来了,酒伤身子,以后可别多喝了。”
“这次不是有大喜事嘛,以后不是,这难受劲……”说着,眯起眼来,林霜赶紧拿来湿毛巾替他擦脸缓解一二。
挣扎着起床,想着自己还有一摊子事情呢!
坐在班房里,杨旭对县衙的书吏不太放心,就把田契过户的事情都交给攒典薛成章亲自办理,一般这事情还得由主簿查验,但是杨旭对李江河不放心,干脆越过李江河直接办理,由自己归档,一个下午顾家的田契就更名易主了,三千亩的水浇田,三千两百亩的良田加上一千亩的次一等的良田,妥妥的大地主,经手的文书都傻了,杨旭也不是小气的人,经手的书吏每人二十两银子,都是跟着自己的熟人,杨旭从来不小气。薛成章,杨旭一出手就是两百两雪花银,钱钱钱,命相连,跟着你有肉吃有奔头,你才有号召力,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想着怎么才能把土地聚拢到一起,正发愁呢,薛成章一句话就点醒了杨旭,这时候士绅地主聚拢自家的土地都是地换地的原则,当然主动提出来换地的还得给一成的抽成,因为熟佃户换成陌生的佃户,这里头有一部分亏损,薛成章主动请缨为杨旭办这件事,杨旭的想法就是把土地以赵家甸为中心换了,这是好几户地主,好在薛成章熟门熟路,像赵家甸一个村子只有六百亩,其中一半是旱田,只有五十亩是水浇田,旁边的村子牛家铺子八百亩的良田二百亩旱田算是大村子,还有赵老汉的二女儿赵彩嫁过去的小李庄五百亩的田地,水浇田换旱田一换三,良田换旱田一换二,实在把薛成章忙得四脚朝天,几个跟办书吏也是走路带风,不过一顿劳务费撒下去都变成甜蜜的果子了,杨旭手里都是好地,最差的次一等的良田也是地主手里千金不换的传家宝,薛成章很会办事,再加上有杨旭这个县丞坐镇,换地抽成由一成变成半成,俗话说破家的知府,灭门的知县,但是那三年一届的知县哪比得上这盘腰坐下来不动的县丞的厉害,说弄死你那是文火慢炖,你怎么着都活不了,要不然顾诚能有如此身家。
赵家甸、南头村、牛家铺子、老奉场、小李庄……十四个大大小小的村子共一万三千亩地,当然相当一部分是旱田,地跨三个镇子,三个镇子两万多亩田地一半是杨旭的,不过还有一件不好的消息就是有些地主对待佃户很不错,那些佃户也愿意跟着地主搬迁,十四个村子走了近两成,这个消息对于杨旭没有好坏,走的人在当地没有私田,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一边照顾自己的私田一边当佃户种地主家的田,私田数量不多,加之当时的粮食产量不高,光靠私田填不饱肚子,杨旭之所以集中土地为的就是容易征家丁潜台词就是征兵,对于土地的忠诚也容易提供给自己的忠诚。这时候的人比较排外,尤其是一个村子一种姓氏,给人一种排外的感觉,事实上也确实排外,所以杨旭准备实行整合村庄计划,除了有私田的留下,其余的村民半个村子半个村子的拼凑在一起,再加上互相通婚加上杨旭引进的陕西流民有个五六年就杂了。
家丁队伍留在县城二十多天了,那些流民家丁就如同脱缰野马一般,肯定不行,留守在家的朱顾和赵江让14岁的小子刘正烨带乐三四遍口信,隐隐约约有些压不住的意思,这些流民现在能吃饱了,加上没有什么活干,四腿朝天的无所事事,加上都是陕西老乡这时候就隐隐有些抱团的意思,其中一些强干的流民开始不满于被别人管着,开始挑头闹事!这五十名老家丁就是定海神针,在的时候没人难闹事,现在就剩朱顾朱成兄弟两和赵江,从人数上就形不成威慑力。
当天早上杨旭跟着五十人队伍急行军回赵家甸,经过近三个月打磨的家丁就是不一样,路上没有一人掉队,一个时辰便远远看到村口外那高耸的教堂,还有下面乌泱泱嘈杂的人群,跟集市一般无二。杨旭命令家丁队子弹上膛,刺刀上枪,等快接近的时候,一声“管队来了!”四周顿时鸦雀无声,杨旭看到人群中赵老汉提着烟袋监督打饭,正与一人在那里争吵,赵老汉管理这部的伙食,平时来说谁敢和赵老汉吵吵,都得陪着笑脸,毕竟掌握着肚里饭食的人,一句话就能让你饿一天,看来事情严重的比自己想想的更甚,过去一竖列的排队变成拥挤杂乱的菜市场。
杨旭抄起步枪,“嘭!”的一声震惊场,接着大喊道:“大哥!”
赵老汉赶紧提溜着烟袋挤过人群,走到杨旭面前,一句心酸的话语,“六弟回来了!”
杨旭充耳未闻,接着厉声道:“我不是跟你说过嘛!队伍不排整齐不准开饭。”接着指着杂乱的人群,喊道:“你看,这整齐吗?还吃他么屁饭,今天在场的所有人不准吃饭!”
对着赵河喊道:“赵河过来,”赵河快步跑到杨旭跟前,“这群人今天不准吃饭,谁吃饭我拿你是问,记住你手里是枪,是刺刀,谁跟你讲理,用子弹跟他说话,用刺刀跟他讲理,明白吗?”
赵河大吼道:“明白!用子弹说话,用刺刀讲理!”
“开训!”说罢,杨旭转身回村子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