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四章 河口镇,清末恶徒传,蹈仁,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些城里的族人得罪不起,但是放人也要交罚银,无论是谁,按罪责轻重,当场交上去银子当场领人。大利益都吃了那些大门大户根本不在乎这三毛两毛的,一个个乖乖的认罚。这些银子必须上交作为衙门的开支,自己吃肉不给下面的人喝汤,下面人会不听话的,这些道理杨旭懂得。至于那些信徒,杨旭真没为难他们,都是穷人居多,没有多少油花,还会留下刮地皮的恶名。
谁知道到了晚上居然收上来近四千两罚银,薛成章划分的章程竟然是分给杨旭一半,杨旭虽说知道自己的那一份不会少,但是还是觉得一半太多,只拿一千两,留下六百两当做公务支出,其余的两千四百两,主簿和典史各两百两,牢头一百两,书吏六两,衙役五两,捕快们辛苦四处捕拿犯人辛苦各领八两,看守比较辛苦也领八两银子做辛苦费,还有那些帮忙的乡勇们人手四两银子。至于自己的护卫们那是自己的手里人就不在这里掺和了,自己另有奖赏。
过去四五年加起来总和也没有今天领到的赏赐多,每个人都是乐的合不拢嘴的表情,这时代的米面的价格才十四五文,换成粗粮才五六文一斤,二两银子够一家三口吃一年的,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重赏。过去分润银子哪有底层人的份,都是上面自己就分完了,下面随便几十文钱就打发了。
今年的徭役已经完结了,哪怕是不完,现在北风开始南侵,这寒天冻地的时节,也没法做工了。这次徭役历时一个月总共花费自己七千两银子,城里赌坊布铺一摊子生意,利润只要七百两,拦路劫道的买卖也只有一千多两的收益,算来算去自己还亏了五千两左右。
书吏跟着衙役开始去流民镇的地方开始丈量土地,这“流民镇”说来说去还是拗口。杨旭让薛成章起个名字,薛成章哪里敢拿乔,这事情是要记载在县志里的,当然是县令起名字比较好了,原来是有一个镇子,不过十几年前渐渐被流民毁了。这名字太高雅不成,必须叫着顺口在两河之间,又是鄂水流入黄河口干脆就——河口镇!
这河口镇距离县城比较远,真要哪天赋闲下来,倒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买卖土地这等好事自己当然不会不便宜家里人,张伯芳张家杨旭率先登门,张伯芳对土地没有多少兴趣。至于林霜的家人杨旭给留了近两百亩,林秀才高兴带着侄子登门致谢。自从杨旭的身份水涨船高,林秀才也是抖了起来,奈何家里只要区区一百多亩的土地,一半良田一般旱地,也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日子。现在这“便宜女婿”送上来两百亩水浇地,以后真可以衣食无忧了。过去对待林霜的母亲也就是自己的发妻冷落的很,自从杨旭登门后,对待转变对待发妻的态度,杨旭当了县令,林秀才开始捧着发妻,唯恐女儿在杨旭面前说些不好听的话。恼了林家这一家子。
不是林秀才故意冷落发妻,自己已经四旬的中年人,却只有两个女儿,说什么也是遗憾,所以纳了一房妾室,想着怎么着给自己留个后啊,况且妾室年轻比起四旬的发妻当然好了不知多少倍,自然的时间一久这发妻就被抛到脑勺后去了。
丈量土地是一种费时间的活计,衙役们使用官定距离的绳子,然后用木桩做记号,足足用了十三天才测量完毕,一共两万三千亩,这远远超出杨旭的预计,但是对外人当然不能明言,自己先行做好一万三千亩的土地做成地契的单据收到名下,只上报一千亩的良田作为上交的地丁税。剩下的一万亩,在衙门里的书房里按照那些大佬们的等级分成三份一千亩,八份五百亩,其余的一百亩一份,换来白银一万一千两,这些都是主簿书吏等记录在案的事情,剿灭“地方匪患”不仅是官衙的事情,没有地方士绅的协助等于空谈,这是一套规矩,谁也说不得什么,只要正常缴地丁税即可。留下三千三百两银子,其余的按照缴获和战报详情递送给平阳府,这份不能留下,不然消息一传到平阳,何崇涣捏着私下交易土地就可以参自己一个心怀不轨的罪名,那可是杀头灭族的大罪。清朝的规矩地方土地按照三三四的分成,一方土地的收益地方留三成供地方财政,省里留三成,其余的进中央,除此以外上层的门道杨旭自然是不知道的。
虽然越级上报是官场大忌,但公文递给平阳府,又怕何崇涣会出什么幺蛾子呢,自己干脆再直接递给道台衙门一份。至于为首的“圣母”顾菡心和供奉坛口的大师兄顾中允,杨旭直接以“反正”的身份来写。古话说的好,“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这种充当“内讧”角色的教门人员虽然不会有封赏,也不会苛责太狠,为了使得事情可信,杨旭招呼乡宁最有名望的士绅们都在公函上签字确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