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清末恶徒传,蹈仁,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一会就剩下杨旭和最后那位重伤的营兵在里间,杨旭走到跟前,见那营兵睁着眼看着自己,杨旭叹了口气,说道:“刚才的话,你听到吧!”
那营兵默默的留着眼泪,哽咽的“嗯”了一声,杨旭搬了一个凳子挪到他的床边,看着他说道:“你是一个好兵,但是这些话都不重要了,本官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一个好官,起码是个好人,是不是?”那个营兵不理解杨旭想说什么,但是还是点了点头。
杨旭低沉的接着说道:“在这个时代,能活着的人都不容易,面朝黄土背朝天,成天拼死拼活的就为一口吃的,勉强活着。自从跟着我,你们不一样了吧,其他当兵的吃的什么?吃的是窝窝头,吃的是清水炖青菜,我给你们吃的是什么?是馒头、是肉、是充足的油水,看看你们一个个的都胖了十几斤吧。咱们当兵的其实不容易,绿营、勇营、标营各种营兵,在外打仗,死了就死了,很多棺材都没有,直接喂野狗了,想想家里人,也是遭了灾往往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人财两空,我这里伤病退伍,给二十两银子,战死了,光荣进烈士墓地,家中给五十两银子,这笔钱就是不做活在家待着,怎么着也能吃个二三十年了吧。你这身子我不瞒你,瘫了,拿到二十两说实话都不够你看两三年病,到时候,你这身子没钱养着也是一个死,你家人怎么办?”
那营兵只是默默的流眼泪,一句话不说,杨旭把一个匕首放在床头,拍了拍他的胳膊,“人在世上身不由己,想想自己的家人,多想想他们的以后的日子……”然后转身出了里间。一条人命才能让双方之间扎根刺,一根很深很深的刺,自己才能放心,但是心中一股痛楚,自己怎么变了,变成了自己最痛恨的人的模样。
杨旭踏到房门,一阵嘶吼的喊声从里面传来,外面争吵的人都吓了一跳,随即大夫进屋查看,杨旭跟在后头,军医回头报来,人——抹了脖子。杨旭长叹一口气,“厚葬吧!”
光绪虽然亲政但是事事还是慈禧当家,但是怎么说名义上自己还是大清的主宰。像地方的下阶官员的安排都要皇帝的盖章批红,吏部的右侍郎拿上来一份派遣到各地的县令封册过来让光绪审批,这其实没什么,照老规矩用章。反正七品的官吏光绪也不认识。
大略的扫了一眼,平摊在桌上,旁边的小太监把盛有印章的托盘举了过来,光绪双手捧起印章,忽然眼神落到中间一出地方,当即愣了一下,随手把印章放了回去。
吏部侍郎有些糊涂,皇上怎么了,难道里面有皇帝认识的人?
人倒是没有,但是一个熟悉的地名光绪却是认识——乡宁县。不就是那个叫杨旭的嘛!记得他是七品县令,而不是名册上这个叫什么沈钧的。“山西的官最近有变动吗?”
这件事右侍郎还真有印象,因为陕西地方民乱波及到了山西,好一批官员被去职查看,时间不到半个月。“回陛下,有的,甘泉匪徒造反波及了山西,一任县令自缢,一任升迁,平阳知府去职候任,同知革职查问。”
“那有没有叫杨旭的,是自缢还是升迁?”
“下官记得,年龄不大,营救邻县,平定了甘泉匪乱,已升任平阳同知。”
光绪的脸上一阵发白,这么大的一件事情自己竟然不知道,不用猜就是那个便宜“亲爸爸”干的好事。
光绪要来这件事情所有的奏本看了一遍,知道了来龙去脉。百余人击溃万人,这是何等的勇猛,何等的不惜命啊!虽然知道奏本上都是吹嘘,万人的话,五六千人还是有的,那也是不得了,原以为,这姓杨的只是对天下大势了解通透,没想到还是能文能武的干臣。如果这样的人才都被“东边的”收入麾下,那自己何时才能真正主持大局。
右侍郎是翁同龢的人,属于帝师一脉,光绪也不想瞒他,“甘泉匪乱事情不小,岂是一个同知就能打发的,有功之人就该大赏,这样吧,从新拟定旨意,改杨旭该任平阳知府,从四品,赏单眼花翎。”
右侍郎赶紧回去操作,还没出宫门,人已经被李莲英截住,前往宁寿宫问话。光绪万万没想到就是身边的小太监也是慈禧布置的眼线,早已经将消息传了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