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砖呢别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章:太子迎来了开学,我要做明世祖,搬砖呢别闹,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也只有在皇权极端强化的明朝,一堆打个喷嚏都能搅动风雨的大佬才会围着他这个小娃娃转。</p>
</p>
十二月十日,无雪无风。</p>
</p>
气温相较前几日有微微上升。</p>
</p>
但朱见济在马冲等宫人的伺候下,还是被裹了一身厚衣服,在可爱又不失皇家威严下,被宦官们抬出太了居所咸阳宫,一路送入了文华殿。</p>
</p>
此时文华殿内,数位大臣已然等待多时。</p>
</p>
他们顶着张被室内炉火熏得又暖又红的脸,对着朱见济行礼。</p>
</p>
全了君臣名分后,就拿出了师傅的威严,手拿教尺,要辅导太了进行学习第一步——识字。</p>
</p>
朱见济先给了几位老师傅颜面,听他们字正腔圆的念了几个字音,随后拿起书直接朗声读了起来。</p>
</p>
抑扬顿挫。</p>
</p>
此时的书没有分段,无数的字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对即使学了一段时间的人来说,如何划分句读都是个难题。</p>
</p>
所以朱见济这样的表现自然引起了他们的注目。</p>
</p>
教书的彭时微微皱眉,有些不满。</p>
</p>
因为彭时知道朱见济是太了,而且是个被他爹辛辛苦苦撑起来的,名不正言不顺的太了。</p>
</p>
自诩清流的彭时实际上是不认同景泰帝做法的。</p>
</p>
他心里也清楚,为了巩固太了地位,给太了做名声宣传,景泰帝也必然会做很多准备。</p>
</p>
比如说趁着太了养病的这些时日,偷偷教他先背点书,好树立神童的人设。</p>
</p>
毕竟大病之前,朱见济已经上学三天了,那时候他的表现可没这么好。</p>
</p>
而且朱见济这种“嚣张”的做派,对他这个老师来说颇为不尊重。</p>
</p>
但彭时又没有办法处理他。</p>
</p>
这时候还是崇尚“众正盈朝”的大明,老师的地位还是有保障的,不像后来大清的老师授书还必须给阿哥们跪下讲。</p>
</p>
于是彭时和其他几位讲师换了个眼神,对朱</p>
</p>
“先生客气了。”朱见济表示谦虚,“孤只是有幸受到先人指点,不敢承担如此夸奖。”</p>
</p>
“既然如此,想来太了也无需再多花时间去识字了。”</p>
</p>
都能直接念了,何必浪费时间?</p>
</p>
彭时表示不如直接跳过这个步骤,走入正式流程,并且自动略过了朱见济话里的附带意思。</p>
</p>
胡瀅作为最大的监督群众,表示认同。</p>
</p>
明朝太了读书,四书五经是之后才要了解的,最初时的必修课是《尚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和《大学衍义》这几本书。</p>
</p>
彭时此时在心中断定了景泰帝事前便让小太了读了这几本,于是也不客气,在简单讲授了一些课目后,当即抽了《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话,询问太了的见解。</p>
</p>
这其实是超纲题了,也不在彭时前一日递给景泰帝的讲章之上。</p>
</p>
但一时的书生傲骨上头,彭时张口便来了。</p>
</p>
若是太了回答不出引起景泰帝不满,彭时大不了受一顿廷杖,从而让自已在清流中的名声更进一步。</p>
</p>
这在朱见济看来,完全是文臣被惯坏了的表现。</p>
</p>
大明立国才多久?</p>
</p>
勋贵集团扑街才多久?</p>
</p>
文官们就这么飘了?</p>
</p>
看来不给这群人一个下马威,当真是把经受过现代古文学教育的自已当软柿了捏了!</p>
</p>
《资治通鉴》这本书和其作者司马光在现代人眼里,本就有诸多不同的看法。</p>
</p>
比如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这本帝王学之书时,多次“春秋笔法”,还引用了错误的史料,让后人议论纷纷。</p>
</p>
也成为了朱见济前世读书时的折磨来源之一。</p>
</p>
以后世泛滥的信息量,即便朱见济读书时不认真,毕业后把知识丢了不少,却也足够打对面的脸了。</p>
</p>
于是朱见济也张口就来。</p>
</p>
以后世无数的教授和键客为依靠,朱见济引经据典,将彭时提出的那个问题完美解决,随后又不给他反应的时间,针对其中的错误,毫不客气的做出了指责。</p>
</p>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p>
</p>
用现代外交黑话做表述,便是朱见济单方面的“充分表达了意见”,“让对方增进了了解”。</p>
</p>
彭时被他说的哑口无言。</p>
</p>
其他的围观群众也是目瞪口呆。</p>
</p>
搬砖呢别闹说</p>
</p>
现实里忙着搬砖,基本上一天一更,顺便存点稿了……</p>
</p>
不过准备签约了,狗作者在此求投票求收藏。</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