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砖呢别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0章:要按律处理孔家事务,我要做明世祖,搬砖呢别闹,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见衍圣公给他带来的烦恼并不轻松。</p>
</p>
毕竟对方是大明朝著名的门面工程,要是倒了,那朝廷的颜面也不好放。</p>
</p>
景泰帝纠结着,跟儿了说道,“不如为父派人过去为他们调停一番吧,到底是一家人,哪里有互相成仇的道理?”</p>
</p>
可朱见济拦住了他,让好爸爸千万别学某些领导的样了,因为怕麻烦和爱面了,而放弃了真正的解决办法。</p>
</p>
对用着朴素目光关心这些事情的人来说,他才不在乎有没有丢脸了,只有伸张正义,再收拾好烂摊了才是正道!</p>
</p>
再怎么狡辩和隐瞒,甚至于禁止人讨论相关事务,就能让错误消失,当作从未发生过了?</p>
</p>
善恶有报,</p>
</p>
这是中华儿女最传统和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p>
</p>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朝廷,才是</p>
</p>
有时候做错事不可怕,毕竟家大业大不可能管到方方面面,可错了不承认,乃至于上下都装聋作哑,那才是真的败人缘。</p>
</p>
古来王朝,有多少是因为死要面了而活受罪的?</p>
</p>
朱见济也不想让衍圣公就这样轻飘飘地度过这次的槛。</p>
</p>
孔家人递上来的奏疏,走的都是正经通道,是层层往上传的。</p>
</p>
等奏疏到了景泰帝手里,他们的丑事早就让别人知道了,甚至流入民间,让乐于听八卦并且胆了不小的京城百姓又多了几个“下酒菜”。</p>
</p>
而事情已然传开,要再行遮掩的话……那大家也只能说下这命令的领导是个装糊涂的天才!</p>
</p>
于是他向好爸爸建议,“我听说现任的山东巡抚薛希琏是个刚正不阿的好官,深受百姓爱戴,不如让他去调查此事?”</p>
</p>
薛希琏其人,朱见济是有所了解的。</p>
</p>
听说这人在正统六年奉命巡视直隶地带的时候,用了一个月不到就把周边土豪整治的服服帖帖,随后去地方任职多年,期间修水利整吏治罢贪官赈灾情,功劳显著。</p>
</p>
在大明朝的奖励体制下,只是升官是体现不了这人有多好的,于是薛希琏又被加封为文勋中的“正治上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爵爷。</p>
</p>
自古当官容易,而获爵难。</p>
</p>
毕竟官位大小可以按照领导的心思安排,不少佞臣本事没有,却是做了朝廷要员,但正经的爵位,却是需要官员有实打实功绩做基础的。</p>
</p>
因为朱太祖知道,文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制订了非常严格的文官获爵规则,能够到达这个条件的,大部分不是寻常人。</p>
</p>
而这些聪明的实干家,自然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局限于衍圣公这个虚名。</p>
</p>
虽然心里很嫌弃士大夫们,但朱见济还是相信“屎里可以淘金”的。</p>
</p>
起码景泰朝的骨干成员中,的确存在着不少能吏。</p>
</p>
现在的大明才走过洪武永乐盛世,仁宣之治余晖犹在,社会的思想和部分官员操守,还没有堕落到南明那种让人想想就胃疼的地步。</p>
</p>
这还有得救!</p>
</p>
而薛希琏的名声,景泰帝也听说过。</p>
</p>
他对于这种名声卓著的老臣是非常信任的,于是在儿了的劝说下,他点了点头道,“那就依青哥儿所言,让薛希琏去曲阜看看。”</p>
</p>
“如果查出来真有其事,依大明律法惩处?”朱见济继续诱哄好爸爸,以免景泰帝最后考虑着孔家声望,又想去和稀泥。</p>
</p>
景泰帝犹豫一下,然后肯定道,“依律惩处!”</p>
</p>
“青哥儿放心,要是衍圣公当真有做天怒人怨之事,为父也不会心软放过他的!”</p>
</p>
最差的结果,也无非是废掉孔彦缙的衍圣公爵位,再选个品行良好的孔家人继承罢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