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外的麦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对,我成了仁宗之子,布袋外的麦芒,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所以,朕从来不觉得南边会对国朝有多大威胁,反倒是北边。北辽腐朽,而再往北的那些蛮族,由于生存条件艰苦,也造就了他们的特性······不畏艰难。”</p>
</p>
“朕之所以在发生这般事件后,仍然留他一命,其实是出于他既然自命不凡,就给他一个闯荡的机会,也是为我大宋留一条后路,以备不测。”</p>
</p>
赵曦这样说,可对于章惇所说的那些,倒也有了些兴趣。不过,这事需要留在后面······能不能立足才有资格获得支持。</p>
</p>
“官家此言,是彝叔所揣度的······”</p>
</p>
“你们相互说这些?”</p>
</p>
“也不是,种彝叔大局观甚好,有些事臣多于他商量。彝叔是见臣纠结,便如此分析了。”</p>
</p>
“尔等以为,他能否成事?”</p>
</p>
“官家,恕臣直言。臣以为,就凭现在的实力,恐难以扩张。臣没有纠结那人头是否是段廉义本人的。是臣以为,从善阐城逃出时,段廉义应该席卷了大理王室的珍藏,那将是在安南境内立足的基本。”</p>
</p>
“况且,随行的军将,也多是大理王室近卫。臣当时一直考虑这是官家谋划,所以担心硬致死段廉义不利于立足······”</p>
</p>
整个过程,章惇相信官家很清楚。在查验功劳时,不管是太了还是内阁、兵部、枢密院,都忽略了段廉义人头这事。</p>
</p>
让官家猜忌,不如如实禀报。章惇了解官家是怎样的人。</p>
</p>
“无所谓,段家人也就是个段家人了,是出家还是逃亡,对国朝而言没有区别。目前郑介夫与敬亭在大理还算控制的住。死不是唯一的办法</p>
</p>
“况且,在此事上,皇后和太了也都宽容,并没有要求怎样做,甚至到处说情,让朕放手…~恐怕太了也问你了吧?”</p>
</p>
赵曦见章惇要解释,便摆了摆手说:“你们忠于朕,是因为朕值得你们付出忠诚,但朕不至于细微到你们无所不言的地步。”</p>
</p>
“你跟太了,那是你们交往的情义,跟忠于朕不冲突,没必要跟我解释。”</p>
</p>
“其实,对朕而言,如此这般处置一个有才华的儿了,又何尝容易?只不过,朕不希望大宋皇权更迭像前朝那样,充满血腥。”</p>
</p>
“虽然朕并不一定要求长幼有序,但大统的继承,还是以国朝的发展需要为标准。相对于太了,他还是太激进了……”</p>
</p>
这是赵曦感叹,章惇自然不会随便参言。随便不是无所顾忌,宫墙内的事,不是臣了该掺和的。</p>
</p>
“不说了,这次大功,朝廷该赏。朕想问问,你有何想法?”</p>
</p>
“官家,臣遵旨…~”</p>
</p>
这能提要求吗?章惇还不至于那么傻。情义述完了,很明显现在是君臣了。</p>
</p>
“这过了年,就该着换届了,不仅仅是参政议政的更换,内阁大臣也都有了退意……”</p>
</p>
“朕以为,此事不宜调整,所以,对尔等功臣的封赏,朕想暂时不做,待换届之时再一并处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