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4章 东征西讨,靖难攻略,北城二千,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码头上,当值的兵卒瞧见了挂有‘渤海’、‘朱’等字符的旌旗后,许多人便朝着船队大声呐喊了起来,并且主动乘上小船,为船队引路进入码头。
船队在小船的引路下,很快停入码头船舶位中,下船后朱高煦看了看船舶位,果然瞧见了十艘两三丈长,吃水不过四五尺的二百料船只。
水泥修建的码头走起来十分舒服,和在安东城一样,朱高煦先是安排大军下船休息,紧接着自己去码头的仓库看了看。
在那里,堆积着数千石粮食豆料,显然都是刚刚运抵不久。
“马匹都运来了吗?”
朱高煦回头询问当值的百户官陈铭,二十五六的他面对朱高煦时,反而给人很稚嫩的感觉。
他腼腆的作揖“回殿下,五千匹挽马,两千匹军马,都运来了。”
因此出兵的人比去年预期的多,所以作为代步工具的挽马自然也就增多了。
听到所有东西都准备齐全,朱高煦也满意颔首。
兴许是肇州城事情太多,因此傅让与林粟他们久久没有寻过来。
朱高煦也不恼,带着二百护卫骑兵便往肇州城赶去。
他还未曾来过肇州,这次前来倒也有许多好奇。
肇州城虽然是军堡,但营造的比安东城要好太多。
为了追求速度,傅让他们带着三千女真百姓与二千兵马在此驻扎,早早的就修建了从肇州城通往码头的水泥路。
这水泥路并不宽阔,仅有丈许,并且厚度也不过一寸许。
就这厚度,朱高煦估计放在后世,恐怕放在农村都得被人骂豆腐渣工程。
不过在出行不是靠腿就是靠马的时代,这样厚度的水泥路,已经算得上相当完美了。
肇州码头距离城池距离比安东城要远太多,在树林之中走了二里地,朱高煦他们才见到敞亮的前方。
待走出树林,前方出现的是数千光膀子干活的热闹场景。
“这个傅让,他倒是懂得利用东西。”
瞧着那数千弟兄和被他们驱使的数千匹挽马,朱高煦哪里还能不知道傅让他们在忙什么。
借着大军集结的机会,他们在这开辟荒田,为来年做准备呢。
在他调侃之余,前方道路上也出现了十余骑光着膀子的身影。
傅让与林粟、张纯等人策马而来,来到朱高煦跟前时,林粟与张纯都是愧疚作揖“未能迎接殿下,末将惭愧。”
相比较他们,傅让倒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他都未作揖,只是用马鞭指着正在干活的弟兄们,骄傲道“如何,这些日子可是在开拔前为你开辟了三千多亩旱地和二百余亩水田!”
“干得不错,准你今晚饮半斤米酒。”朱高煦笑得合不拢嘴,毕竟在关外,粮食比真金白银还金贵。
花费一个多月开辟三千多亩田地,这在朱高煦看来可太划算了。
尽管挽马们消瘦了不少,但大不了多喂豆料和草料就能养回来,可田地可不是随随便便都能开垦的。
想到这里,朱高煦唏嘘道“你若是去了辽东都司,怕不是辽东都司的耕田要在接下来几年翻倍了。”
“你这厮……好个调侃。”傅让一阵好笑“去了辽东,可没有那么多粮食和挽马耕牛来让我随便糟蹋。”
“倒是你这条件,只要你下令,便是换个人,也能一直开辟良田。”
傅让这话说的不错,吉林城能发展迅速是因为老朱在给吉林城输血,加上朱高煦操持得当所致。
只要给钱给粮,想要开荒并不困难。
百姓没有资本开荒,说到底就是受限于粮食罢了,正因如此,自秦汉以来,官府都搞起了借粮给百姓开荒,三年归还的戏码。
不过这期间有的朝代有粮食,借一石还二石,有的朝代可就是与放贷无异了,不还个七八石,都别想走出衙门的大门。
不还?不还就把田拿来抵债。
如此一来,辛辛苦苦劳动三年,不仅什么都没捞到,还反而背上了一屁股饥荒,无奈只能去投靠士绅豪强,成为其手下佃农。
像渤海王府这种免费发放口粮,而且发的口粮还不一定能吃完的衙门,放在哪朝哪代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同样开荒,就拿沐英与沐春这两个开荒能手来说。
他们二人驻兵云南十四年,所开辟熟地百万亩,而这只是沐英对开荒百姓提供‘日一升粮’的结果罢了。
再看吉林城,成人日二升半,小儿日二升。
成人还好说,胃口大的完全可以吃完,小孩那就根本吃不完。
吃得多了,身材自然也就往膘肥体壮的那方面走去,干起活来自然也就一把好手。
只可惜油水不够,不然粮食的消耗也就能下来了。
像后世人,在油水充足的情况,即便一个从事体力劳动的男人,也不敢说能淘二斤半的生米来煮饭吃干净。
即便不说后世人,单说朱高煦自己。
他一个郡王,每日油水充足之下,即便个头力气再大,每日也不过吃个一斤的生米就已经饱腹了。
正因如此,朱高煦才会想着去美洲,把花生搞到大明。
尽管这个时代的花生亩产不如后世那样动辄六七百斤,但实际上也是有两百斤左右的产量,而它的出油率是在四成。
也就是说,每亩花生基本能出油八十斤,残渣还能用来做成饲料贩卖。
相比较之下,正常之下只有**斗产量的大豆,出油率只有二成,品质好的才有三成。
一亩大豆,仅能出油三十至五十斤。
放在民生上,这点提高可以让油价更低,让更多百姓吃到油,继而减少对谷物的摄入。
至于土豆、番薯、西红柿等等作物,则是可以栽培在小麦、水稻无法栽培的地方,对环境要求并没有小麦水稻那么苛刻,是极好的副食品。
每每想到这里,朱高煦都恨不得自己亲自带人去美洲,把这些东西全部都带回来。
在他这么想着的时候,他也与傅让他们走到了肇州城不远处。
眺望远方,朱高煦可以清楚看到肇州城的全貌,傅让也对他介绍道“这肇州城,毕竟建设初衷是军堡,所以建造的不算大,东西南北各长百步,四四方方,占地三十六亩六分。”
“城墙高一丈四尺,宽八尺,长一里……”
“倒不是想建造太大,只是因为水泥跟不上。”
“如果不是这次要北巡,我也舍不得把水泥用来修路。”
傅让解释着,朱高煦也颔首询问道“这城内,可以容纳多少人物?”
“修建了一百处院子,每处有倒座房十间,住下七千人不成问题。”
傅让如此说着的时候,他们也骑马进入了这肇州城内。
果然,穿过甬道过后,所见到的是宽不过丈许的水泥路,两侧都是连着的院子。
这些一丈高院墙上有着一些指头宽的孔洞,显然是用来射箭的。
朱高煦翻身下马,与傅让找了一处院子看了看。
走进院里,所见到的是一处处平房,平房高度约八尺,一旁有通往平房之上的梯子。
朱高煦走上去看了看,院墙高出平房两尺左右,人可以蹲着对院墙下的人偷袭反击。
以混凝土的强度,在没有用火药和火炮的情况下,哪怕是冲车也得撞个半天才能撞开这院墙,更别提这道路根本放不下冲车了。
可以说,傅让把肇州城修建成了一个乌龟壳。
“你这地方修的不错,就是不适合居住。”
朱高煦站在房顶,看着四周那一排排串联起来的院子,无奈一笑。
“这地方,我本就不打算用来给百姓住,日后若是要扩建,你将它视作军营或牢房就行。”
傅让倒是干脆,朱高煦闻言也无可奈何,只能下了平房,走上了肇州城的城墙。
他眺望肇州城外,对肇州城的地势十分满意。
在这一马平川的地方,肇州城是唯一的一个土丘,外人进攻就得仰攻,而渤海军可以居高临下的防守。
城外,靠近肇州城的地方已经在这一两个月的时间里,被傅让开辟出了许多田地。
如傅让所说的,数量足有数千亩之多,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准备育苗田。
“这地方就不栽种水稻了,我想着把城外的田地开辟为豆田,方便你日后北巡。”
傅让说出自己的想法,朱高煦听后也赞同道“倒是不错,日后这里必然会多用骑兵巡边,若是能提供足数的豆料,倒也不用从吉林城运来了。”
“准备何时出兵?”傅让看着朱高煦询问,林粟、张纯等人也期待着。
面对他们的目光,朱高煦轻笑“那就得看看我十七叔什么时候送来消息了……”
开会,更新晚了些
(本章完)
inf。inf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