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7章 年号永乐,靖难攻略,北城二千,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十一,北方学校依旧开设,毋致废弛。”
“十二……”
“二十六,渤海郡王德才兼备,朕敕其为太子,世子身体羸弱,太祖高皇帝又设其为世子,暂代燕王,待日后就藩再行更改。”
朱棣一口气宣布了二十六条新政,其中大部分是在处理建文年间遗留问题,少量是在处理洪武年间遗留问题,例如各省赋税调整,以及设立辽东三司衙门和渤海都司,设立北平为行在等等。
在各种问题和解决办法宣读出来后,大明成功进化为两京一十四行省。
对于两京十四省的赋税征收情况,朱棣也做出了具体的调整。
首先天下田赋税额定为三千万石,其中南直隶夏秋税粮额定为七百五十万石,比原先高了四十万石。
浙江三百万石,比原先高了二十五万石。
江西三百万石,比原先高了三十五万石。
湖广二百五十万石,比原先规定高出四万石。
四川一百二十万石,比原先高出十五万石。
除此剩下的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分别是两个一百万石,一个三十万石,一个五十万石,基本都降低十到三十万石。
至于北方,山西负担从二百八十万石降低到了二百五十万石,山东从二百五十降低到了二百三十万石,河南维持在二百二十万石,北直隶控制在一百万石,陕西一百六十万石,辽东四十万石。
以上各种,合计三百万石,其中江南一京三省的情况是增加,北方总体情况是降低,西南和中南是降低。
此政公布,庙堂之上许多文臣便嘴角抽搐起来,他们已经想到了此次田赋更替过后,下面的压力会有多大了。
他们会觉得下面压力大,不是因为担心百姓,而是朱高煦做了一件釜底抽薪的事情。
五月十五日,在朱棣登基前两天,朱高煦设税务司,隶属户部之下,从户部手中接过了清丈田土的差事。
同日,朱高煦将三千名从九品的渤海官员按照能力高低编入税务司,并派出三万马步兵分成一百队,护送税务司官员对直隶开始土地丈量,划分。
也就是说,直隶要开始划分土地情况,原本的“上、中、下”户不再由地方上的里长、粮长负责,而是税务司官员负责,里长粮长只负责根据税务司官员划分田地来分别收粮。
这么做,固然还有一定的空子可以钻,但谁都知道朱高煦是什么性格。
他敢这么做,就不怕有人钻空子。
直隶耕地八千万亩,凭借三万多人就要丈量划分清楚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对于朱高煦来说,他有的是时间和这帮人慢慢耗。
因为在朱棣的政策中,北方的学校开始复设,而朱高煦自然不会忘记自己的辽东。
辽东眼下已经有一百五十余万人口,在登莱和青州三府的迁移下,东北的人口还会继续增加。
因此,朱高煦辽东设置了五府二十六县,渤海设置四府十县,六城之地每一城专设一县,大宁则是被吸纳进入北平行在,作为大宁府,设五县。
总的来说,直接掌握他手中的地方,如果不算山东的三个州府,那关外之地合计有十府四十一县,一百五十余万人。
因此,他准备设置一百六十四个县学,三百个镇学,收容大概三十万学子就读。
这事情如果成了,东北会成为仅次于江南的文风大区,但这个‘文风’与江南的文风不同。
朱高煦不需要那么多诗词歌赋,他甚至连策论也不需要,他需要的是能够充当税务官员的基础官吏。
当然,东北的情况他不准备与外人说,甚至在奏疏中,东北虽然已经设立辽东三司,但当地还是在依照军事化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憋个五六年,他迟早要给江南的乡绅们一点小小震撼。
想到这里,朱高煦在冕旒之后的双目不断扫视群臣,威慑十足。
他被敕封为太子,这是所有人都预料到的事情,不过朱高炽这个原世子居然被敕封为燕王,这倒是让人惊掉下巴。
如果不是朱棣说日后更改封地后再行更改封号,那恐怕就是小宗与大宗之间的争斗了。
这点,就连朱高煦也是刚知道的,显然这是朱棣临时更改的。
想想也是正常,朱高炽受封燕王,那是朱元璋的意思,这肯定没人敢反驳。
不过受封燕王不代表不能更改,况且朱棣这一脉本身就是燕王,如果继续让朱高炽做燕王,就难免扯上礼法之争了。
所以暂代燕王,等同承认朱元璋的想法,不过后续需要更改,这问题不是很大。
群臣与诸王想清楚后,便继续眼观鼻、鼻观心。
毕竟是登基大典,加上朱棣和朱高煦父子都是马上出身,倒是没有人敢站出来忤逆。
因此,朱棣的新政得以颁布,但具体怎么施行,还得看地方行省配不配合。
“退朝……”
伴随着鸿胪寺卿高唱,群臣也纷纷推金山倒玉柱的唱礼,朱棣、朱高煦二人转身离去。
父子二人在后殿换回了常服,朱棣一身盘领窄袖袍,朱高煦虽然也是一样,不过二人的花纹区分高低。
换上盘领窄袖袍,戴上翼善冠后,朱棣给朱高煦的印象,就与后世那幅画像没什么区别了。
父子二人各自乘坐大辂、金辂前往武英殿,待抵达后下车进殿。
与此同时,礼部拟定的功臣封赏也在武英殿进行着。
受了功劳的合计一万六千六百五十七名武官,不过能进入外廷的只有三百四十五人。
在这三百四十五人里,渤海占据三分之二,燕府三分之一。
他们依旧穿着原来品级的五官袍服,直到礼部将现场布置完毕,一张金台才被抬出武英殿门口。
朱棣走出坐下,朱高煦则是拿着圣旨走上前。
“啪!!”
锦衣卫的净鞭声炸响,武官们好似收到了讯息,纷纷跪下作揖。
“以下七人,共获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
朱高煦拿着圣旨唱礼,同时念出七人名字。
“英国公张玉,左军都督府右都督。”
“成国公朱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
“淇国公丘福,中军都督府右都督。”
“越国公杨展,后军都督府右都督。”
“辽国公孟章,后军都督府左都督。”
“沈国公王义,前军都督府右都督。”
“宁国公陈亨,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对于受封公爵的七人,所有人都没有太大意外,毕竟这次靖难之役中,他们七人功劳最伟。
只是功臣们毕竟属于燕府和渤海两派,因此都对对方的功绩有些质疑。
这种质疑,主要还是以渤海质疑燕府为主,毕竟渤海打下的地盘最大,还直接拿下了京城。
相比较之下,燕府虽然也杀敌近十万,但始终难以压过渤海。
好在目前众人还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所以他们都将目光放到了接下来的册封之上。
在接下来的册封之中,燕府张武、陈圭、郑亨、孟善、火真、王忠、徐忠、张信、李远、谭渊等十人受封侯爵。
渤海的崔均、陈昶、徐晟、塔失、多尔和齐、尼玛察、塔剌赤、房宽、陈瑄、杨俅等十人受封侯爵。
再往下,燕府的郭亮、房胜、谭忠……等十五人受封伯爵,渤海的郑峻、陈懋、孙铖、胡纶等十五人受封伯爵。
很快,七个国公、二十个侯爵、三十个伯爵的册封结束。
对于靖难之役功臣和兵卒的封赏,也在朱高煦旨意宣读结束后发放。
面对那一件件赐服和爵位的金印,所有人都目光灼热。
瞧着他们,朱高煦想到了南边错过这次功劳的傅让、张纯、林粟等人,不过很快他又嘴角勾勒笑容。
因为他很清楚,靖难之役结束并不代表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他要在提升生产力的情况下,将大明的版图扩大到极致!
《明太宗实录》:“五月壬寅,上于南郊祭祀天地,即皇帝位,年号永乐。”
《明世宗实录》:“五月壬寅,帝敕上为皇太子,敕世子为燕王,三子尚幼,故不敕。”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