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月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5章 公平交易,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见月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胡惟庸架空皇帝,靠的就是这个权力。</p>

这就意味着,内阁学士永远都不可能越过皇帝颁布政令。</p>

这必然不能行。</p>

其次,交通要便利,如此才有发展的潜力,放在山沟沟里没有任何意义。</p>

至于原因,那自然是生怕皇帝反悔,要赶紧把此事落实了。</p>

新的变革计划一出,再也没有人关注特区计划了。</p>

徐达颔首道:“都是中枢大员,让他们等太久也不好。”</p>

不就是一个特区吗,搞搞搞。</p>

如果杀人可以解决问题,他绝不吝啬拿一些典型开刀。</p>

在新式官吏没有培养出来之前,杀一批人换上来的依然是保守派官僚。</p>

五此时的北平地域实在太广阔了,包括了后世的河北、燕京、天津三省。</p>

倒也不是完全没人敢提意见,可是提意见的人往往没有好下场。</p>

四有特产,之前陈景恪提议推广晒盐之法,盐田遍布北平到山东的沿海区域。</p>

见了我们,就得客客气气的赔笑脸。</p>

北平是抵抗北元的前线,切割了反而不方便管理。</p>

内阁学士虽然拿到了票拟和驳斥权,但批红权也就是最终决定权,始终掌握在皇帝手里。</p>

这说明啥?说明变革永无止境。</p>

现在又用起了同样的招术。</p>

朱雄英还是太年轻,对陈景恪出现之前的情况了解不深。</p>

十二月一日,退朝后大臣们并未如往常一般离开,而是冒着严寒集体候在内阁门口。</p>

然后不出意料,所有初次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震惊了。</p>

朱标眉头一皱,呵斥道:“胡说八道,群臣也多是出于公心,不可如此羞辱他们。”</p>

朱标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亲身经历了这十几年的朝局变化,对这一点的感悟非常深。</p>

一派已经迫不及待的高呼陛下万岁,圣天子在朝垂拱而治什么什么的。</p>

最关键的是,皇帝在分权和限制自己的权力。</p>

甚至有些人写信给远在江南微服私访的老朱,希望他能出面阻止此事。</p>

不论你是六部大员,还是其他部门的官吏,都是内阁的下属。</p>

虽然都是内阁学士,可也有高低之分。</p>

于是,两项变革就此通过,并以惊人的速度被落实。</p>

过了好半晌,李善长才说道:</p>

最后,要有一定的资源,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p>

甚至已经有人上书,旁敲侧击的询问此事太上皇是否知晓。</p>

现在的朝堂氛围其实非常难得,群臣虽然保守,但对于真正摸得着看得见的新政,还是肯给予支持的。</p>

正因为了解,才更要反对。</p>

只是他们的能力有限,很多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去做。</p>

需要时不时的掐一下自己的大腿,才能控制住激动的情绪。</p>

在这件事情面前,什么新区完全不值一提。</p>

这也是他能容忍这些人在朝堂的真正原因。</p>

可是朱雄英并不了解这一点,所以才会对保守派的态度极度不满。</p>

太上皇对扩大内阁权力的事情,并未给出直接看法。</p>

面对群臣的反对,朱标表情非常淡定,全部留中不发任由大家讨论。</p>

这一点尤为重要,希望大家都能牢记这一点。</p>

当沧海省特区计划公布,不出所料引起了朝野反对。</p>

却对改革本身做出了指示:</p>

革新乃系统性的大事,是环环相扣的,要一体施行。</p>

现在北元已经被打残,漠南几乎没有大型的部落,安全有了保障。</p>

自然是摆谱端架子,通过这件事情告诉天下人,内阁的时代来了。</p>

朱雄英不服气的道:“他们就是短视,身上一股腐朽味儿。”</p>

之所以将特区放在这里,并不是一拍脑门决定的。</p>

李善长等七名内阁学士,则悠哉悠哉的在里面品着茶。</p>

于是,在家里闭关著书的陈景恪被弹劾了。</p>

但朱标依然没有回答,只是让大家讨论此事是否可行。</p>

朱标自然很了解儿子的情况,对此他也很无奈。</p>

首先,特区说白了就是一块试验田,目的是让朝廷了解各种新政的具体效果。</p>

这确实是老朱的风格,当初他就是用涨俸做要挟,迫使百官同意军事变革。</p>

大家开始猜测,莫非皇帝有别的后手不成?</p>

然后朱标的后手就真的来了,第二项变革公布。</p>

朱标有些语塞,只能叹道:“现在不是还没到那一步吗。”</p>

“你可以不喜欢他们,将他们撤职,却不应该羞辱他们。”</p>

所以这个提议被朱元璋给否了。</p>

朱雄英还是年轻气盛,尤其是见到自己好兄弟被弹劾,更是不能忍了,怒骂道:</p>

“一群虫豸,靠他们如何能开创新时代?”</p>

老朱的政策有问题,大家也都装作没看见。</p>

毕竟你皇帝的批红我们不满意,是可以驳回的,这是律法赋予我们的权力。</p>

一直变下去,国体和人心什么时候才能稳定?</p>

民心不安会危及社稷的。</p>

丞相啊,这是之前他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没想到竟然有一天真的落到了自己头上。</p>

于是沧州和海津镇就被从北平切出来了。</p>

那么问题来了,要不要答应呢?</p>

废话,这压根就不是个问题,谁不答应谁就是文武百官不共戴天的仇人。</p>

因为这一重原因,永乐年间首次在这里建城设卫,始有后来的天津城。</p>

所以最开始,群臣都以为自己听错了。</p>

一个搞不好,很容易被扣上扰民的大帽子。</p>

这一世没有靖难,自然也就没有天津了。</p>

当然,大家都知道内阁的权势远远不如丞相府。</p>

而海津镇的直沽等地,是最重要的产盐区之一。</p>

只要能把内阁扩权的事情落实,您想干啥都行。</p>

专属于内阁的批复。</p>

李善长和徐达才是领头的。</p>

缺少了任何一环,都有可能会导致全盘皆崩。</p>

说完他就转身离去,留下满脸不服的朱雄英。</p>

海津镇本身就是漕运中转站,沧州又正好处在黄河的北岸,可以借助黄河水运之力。</p>

万一搞崩了,很可能就会迎来旷日持久的乱世。</p>

再次,这个块地必须够新,否则前期建设太麻烦,代价也非常大。</p>

在海外随便弄都没关系,反正都是新得的土地,怎么搞都影响不到本土。</p>

听到这里,群臣要是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那就不配站在朝堂之上了。</p>

朝廷怎么折腾影响都不大。</p>

另一派则保持了沉默,太上皇可还健在呢,他到底是什么意思?</p>

万一他不愿意突然杀回来,后果不堪设想。</p>

洪武中期的朝局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三大案杀的血流成河,然后群臣就成了哑巴。</p>

可大明本土不一样,这里是华夏的根基所在,是万万不能乱搞的。</p>

因为这一项新政是,给予内阁驳斥之权。</p>

内阁成为中枢最高行政机构,他们这些行走也水涨船高,可不就是很激动吗。</p>

这几名行走抱着奏疏离开没多久,内阁外面就传来了欢呼声。</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鳏夫的文娱

乱写者

山野乱

两小无猜

足球:大器晚成,从莱斯特城开始

牧安南

从洪荒开辟低武世界

8月12

傻子,求你,来弄死我吧!

丙巳

穿成宫远徵姐姐后,我摆烂了!

寒鸦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