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归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周易》政治哲学演讲(十八),周易哲学解读,周易归来,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卷一:正本清源话《周易》
第三章:《周易》性质说
第三讲:后封建时期对《周易》一书是如何的说法
第一节:两汉时期
西汉是开创“独尊儒术”的时代,既是一个“经学”时代。“经”是《诗》《书》、《易》、《礼》、《春秋》。从汉时的“五经”到后来的“十三经”成为后封建帝王社会时期里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地位。
正是汉朝以天命观与王道思想相结合,而退回到先周时期的思想意识。汉学者直接将天人观念用于论证君权神授,董仲舒从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出发,以阴阳灾异说“经”,十分明确地为大一统王权张本。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繁露》)
“天人感应”的世界观是董仲舒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肯定和强调天道秩序,以天道作为规范人伦政治架构的终极基础。
神学化的经学成为两汉官学之风气,汉儒生力图用神学化的经学辅政,试图以阴阳灾异学说来制衡、约束现实的君权,以使君王勿恣意妄为。而以君主为核心的统治者则完全把神学化的经学当作工具,故两汉才有阴阳灾异,天人感应,图谶祥瑞,五德始终,八卦明堂,卦气月令等各种神秘学说甚嚣尘上。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文化大背景里,两汉易学成果正是“象数”易学,并且形成了“易学”史上的一个流派“象数派”。
那么,何为“象数”呢?
“象数“是“易学“上的术语。是今本《周易》里卦符号和数字爻题而产生的说法。“象”指卦符号的“八卦“取象,又称卦象;“数”指《周易》每卦里用“六·九“数字做爻题而产生说法,把数字分阴阳数和爻位数。“象数“通过今本《周易》里的符号与爻数格式而产生的学说,被现代人认为也是占筮求卦的基础。
实际两汉时期“象数易学”又可分为“象数义理派”与“象数筮术派”。一个是以“象数“解释今本《周易》卦爻辞的义理。一个是以“象数“完善八卦筮术(算卦术)。
西汉的“易学”是承继《系辞》里亦巫亦理的学说,并且最终发展了筮术易学,并在先秦八卦筮术上发展出新的“八卦纳甲筮术”。
被后来称之谓的汉“象数”易学,即承先前八卦筮术上的“象学”,又发展其“象数学”。汉“象数学”是一个承上启下,可称为八卦术的轴心时代。后来的一切术数,都可以从汉“象数易学”(两汉“象数易学”是个复杂的概念,既有以今本《周易》为蓝本的学说,又有以《易经》(《周易》与《易传》)为蓝本的研究学说)里寻到渊源。汉朝里产生了不少“象数易学”者,无论从卦气、风角、星象、阴阳灾异等学说上,都可称之谓是巫术思维复兴的产物。
而汉朝的学术精英层里也多是亦巫亦理的双重文化人格心理,一面习研经学,这种官定的儒家经典,而另一面又如饥似渴的吸收消化同时代里产生的阴阳灾变学说,以此想指导与匡正朝庭和天下。
也正是汉武帝“独尊儒术”,汉朝把“五经”做为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地位。由此也使“五经”走向神学化,而用阴阳灾异来释经,因此排除了先秦其它诸子学说,理性的东西被排击了,非理性的东西彰显了。
五经之首的《易经》,是《周易》加《易传》,正是《易传》里的《系辞》里有巫术理论。“五经”本身有巫术思想(因今本《周易》成为《易经》的内容之一,而《易经》里的《易传》里有巫术思想),并不排击巫术(筮术本身是巫术的重要一脉)。经学时代里自然培养的是双重人格的儒家人物来。
而到东汉又是谶纬迷信泛滥成灾的时期。所谓“谶”,是数术占验预卜吉凶的隐语,它既有文字,又有图,所以又叫“图谶”;所谓“纬”,是衍经书的,即对儒家经典神学化的解释。纵观西汉“象数易”,虽然称“象数易”,而那个“易”已与《周易》的“易”无关了,并不是解释《周易》的,实是运用新的天学、阴阳五行、灾异说与八卦学上的“象数”结合,而产生出新的八卦学说,目的是欲建“弥伦天地,无所不包”的天地认识模式。这种“象数易学”与以前的《象》、《彖》等“易学”不同了。汉“象数易学”更是远离了《周易》一书的思想。
汉“象数易学”与原创《周易》实没有什么关系了,汉“象数易学”不单单是以今本《周易》的卦象、卦爻数来诠释八卦筮术,以占断人事吉凶。而是以“八卦”衍生出以卦气、阴阳节气、天学为一体的宇宙模式,重在探究宇宙与人类之间(天人之间)阴阳灾变与天人感应,其目的是引向政治,而指导政治。这从董仲舒、京房、刘向的奏章用阴阳灾异、卦气说政治是一清而楚的。汉“象数易学”并不等同于“末流”的算卦之学,在当时是思考把握的是国家前途命运之学说。从殷商到西汉,无论龟占筮卜还是八卦卦气与阴阳灾异学说都是要决策于国之大事为目的。可以说在两汉产生的阴阳灾异与“象数易学”是当时认为的是最前沿的学说,当然在今天看来,那是迷信的巫术之说。
所谓两汉时期的“象数易学”之内容,不外是卦气,阴阳灾异,纳甲爻辰等本是以往八卦筮卜里没有的东西,不外是从八卦符号和六十四卦符号而产生的新东西。
所谓“卦气”说是将八卦学里的卦爻与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三百六十五日等相配应,将八卦学里的卦爻符号与历法融为一体的一种学说。这里面又包括了“四正卦”说、“八卦卦气”说、“十二消息卦卦气”说。
“卦气”说是孟喜创立的,而象数占验学说中还有纳甲说,即将十天干,按一定的排列纳入八卦体内,因甲为十天干之首,故以甲为名。
“八宫”说出于京房,即将六十四卦分于八纯卦各领一宫,每宫各由八个卦组成,这成为后世算卦批命的基础范式。
“互体”说是从每个卦画中,看出互体的卦画(即八纯卦里的每一卦)而成一卦的说法。
“爻辰”说是郑玄创立的一种释卦的体例,是一种将乾坤十二爻与十二辰(地支)相配应的学说。
“阴阳升降”说,是把卦画符号附阴阳属性之说。
总之西汉的象数占验学说上是孟喜、京房等借助当时的天文历法知识及前人的成果,建构完善了一个庞大而完备的“卦气”体系。京房还推出了其纳甲、八宫、五行体系;东汉郑玄又推崇爻辰、星宿诸说。这些本是占验学说,而到东汉后期却将前期的所谓“易学”成果运用到释解《周易》文辞上去了,即所谓释“易”上的“象数派”。
两汉产生的“象数学”,最终产生了两种影响,一路是以此说走向八卦(八宫纳甲)算卦上,即广泛的运用在个人的命运前途上的“先知”上去了。而另一路是以“象数学”的成果,去解释今本《周易》的义理,即用卦气、阴阳、爻位、爻辰、互体等释解《周易》,这虽然不是讲算卦的,但这种所谓释《易》的东西,不可能正确的解释《周易》一书里的思想宗旨。所谓“象数易学”只是《周易》学术上的南辕北辙,只能把《周易》引向歧路,只能误导对《周易》一书的性质认识。
虽然两汉也有一些学者偶有引述《周易》里的文辞作义理而阐述事理,但汉朝没有留下如西汉之前那样的释解《周易》的文章书籍。京房虽有号称《易传》文章,可从《汉书·五行志》里看到那是讲阴阳灾异的东西,并不是解释《周易》一书的内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