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九八章 大明皇帝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大明1805,王子虚,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果泰西诸国的资产阶级,能够自己完掌控国内的力量,也就直接不需要君主这个存在挂在上面了。
法国资产阶级反复折腾了三次,最终把君主给彻底抬下去了。
法国甚至可以算是灭国了三次。
历史书上的评价其实很准确了,君主立宪就是妥协的产物。
传统贵族和资产阶级都无法占据绝对优势。
所以就用君主作为国家主人的身份,加上宪法文件作为协议文件,来集合国内各方面的力量。
进而抵御外在的各种敌人,在国际社会上争取更大的利益。
或者是协调国内各方面的复杂关系,稳定国家内部的政治和经济秩序。
与此同时,泰西诸国大部分本来就议会。
大部分是从罗马时代带出来的,罗马名义上自始至终都是共和国,大部分泰西人已经习惯并且认可了这种商量和决定事情的方法。
也正是因此他们才难以集权。
泰西诸国的君主,大部分本来就没有宗教领袖身份,大部分还陆续放弃了立法权和司法权。
立宪就是议会通过立法,来限制的君主仅剩的行政权。
很多君主难以接受这种立宪,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只剩下这些行政权力了,真的让一点就少一点的。
大明皇帝已经将部大权归于自身,已经集合了整个国家绝大部分的力量。
为什么还要去折腾泰西式君主立宪这种妥协方案呢?
朱靖垣觉得自己能够参考的,不是泰西式君主立宪这种妥协产物。
那时候资产阶级尚未发展成熟,所以才不得不利用君主这个桥梁与传统贵族合作。
等到资产阶级真正成熟之后,形成了成熟的垄断资产阶级之后,他们就有了自己控制世界的方法。
实际上掌握世界的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世界最重要的资源和资产,掌控世界的绝大部分重要组织机构。
但是不公开的表示自己拥有这样的能力。
他们自己在某种程度上隐身于幕后,摆一批特别显眼的代言人出来,承受民众的关注和监督以及抨击。
这个手段在自己穿越前都运转良好。
但是,现在的大明和这个世界,都与前世的任何国家完不同。
关键大明最大的资产者就是大明皇帝。
没办法完隐身。
所以不能直接照搬这些方案,只能是有选择的借鉴。
可以尝试在公共媒体和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时候,提前改变普通民众对皇帝的普遍认知。
尝试去树立一个善良、高端、亲切的形象。
平时专注于救助各种弱势群体,包括孤寡老人和孤儿以及残障人士。
可以经常公开出席相关的活动,直接要求朝廷处理相关事情,甚至直接皇室财团拿钱补贴相关事情。
特别重视应对自然灾害,亲自主导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出现灾害的时候就会公开露面,对朝廷和四大产业集团直接下命令,并且时刻盯着相关事情的推进。
关心军事力量的建设、尖端科技的研发、太空探索活动等等前沿产业。
经常出席相关产业活动,发表针对这些产业的观点和愿景,同时为其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喜爱大众文化和娱乐产业,包括多媒体和影视剧以及电脑游戏等等。
经常参加大众娱乐产业的活动,在论坛社区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总而言之,皇帝在公众面前露面的时候,基本都是参与这种形式的事务。
不参与涉及到各种严肃的政治会议。
让普通人认为皇帝本身是真诚善良的,关注和负责的都是绝对高端产业,喜欢的还是接地气的娱乐产品。
实际上这些事情也确实非常重要。
但是这些事情基本不会直接影响绝大部分普通人的切身利益。
同时把影响普通人切身利益的事情,关系到普通人衣食住行的闲杂事务,交给以九卿大臣为首的朝廷官员们。
让中央衙署和各级衙门的主要官员,经常通过电视和网络公开露面。
而且参与的都是各种严肃的政治活动,以及各种涉及到现实具体事务的决策和讨论会议。
让这些官员作为朝廷的代表,直接面对新时代的民众们。
让民众认为这就是皇帝和普通大臣的分工,与他们有关的事情极限也就是九卿大臣就能处理了。
皇帝不是没有权力,而是权力级别太高了,不会直接影响到普通人。
皇帝是一个更高级别的裁决者。
可以建设一个公开的民众评价官员的互联网平台。
某个官员搞得民愤大了的话,皇帝就会在合适的时候站出来,顺应民心的罢免他。
为了让这个系统更加的真实可信,皇帝也需要切实的向下放权。
神州皇帝的放权,不是和泰西君主接受议会的宪法那样,将自己的权力彻底出让给某个利益群体使用。
而是将部分权力暂时授予自己的直接下属去使用。
妥协合作的利益群体,跟皇帝本人的直接下属官僚,两者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大明皇帝放权只是放给九卿大臣,九卿大臣们最多能只任三届九年。
大明皇帝正常的任期基本都在三十年左右,关键是可以随时任命和罢免这些九卿大臣。
皇帝是军事统帅还是宗教领袖身份,仍然实际上掌握着最高决策权,仍然事实上掌控着整个帝国。
至于下放行政权力不是什么大问题。
放权不等于不控制局势,甚至不等于控制能力会降低。
实际做法类似于“清理不良资产”。
将各种不影响大局的事务决策权,丢给对应的尚书和九卿们直接负责。
世祖光武皇帝时期就已经这样做了。
也不得不这样做。
天朝大帝国的事情太多了,相比闭关锁国的时候成倍的增加,开始工业化之后再次成倍的增加。
就算是朱元璋这种工作狂,到了这个时代也没有办法处理那么多的复杂事务。
世祖皇帝在放权的过程中,逐步制定了一套确定皇帝是否需要过问某些事情的标准。
要严重程度达到什么级别,涉及到的人员达到什么级别,需要的成本达到什么级别,才需要提报给皇帝直接知晓。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多少级别,才需要皇帝亲自决定和处理。
明确有哪些类型的事情,无论多大规模都不需要报皇帝。
哪些类型的事情无论多小都要让皇帝知道。
朱靖垣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再次提高交给皇帝处理的事情的标准。
其他的低级别的就分给九卿负责。
朱靖垣现在是真正的天下共主,要面临的事情比以前更多了。
与最底层普通人直接相关的具体事情,在朱靖垣这里也确实只能算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朱靖垣需要直接处理的事情,除了自己直接参与的特殊产业和行业,其他方面基本都是规则和制度建设层面了。
所以朱靖垣想要展现的皇帝形象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也是真的。
朱靖垣和以后得大明皇帝,已经不可避免的要向立法者、裁决者、监督者的身份转变了。
实际行政权力和决策级别会自然而然的持续下沉。
这个权力重心转移的过程,也与历史上的泰西君主的权力变化过程截然相反。
泰西君主首先失去了宗教领袖身份,然后逐步失去立法权和司法权,最终立宪失去部分乃至部行政权。
大明皇帝会首先放弃部分行政权,转向侧重于立法、司法、监查、宗教相关的身份。
放到公司管理中,相当于集团董事长不再管理大部分日常事务,都交给下面的部长和分公司总经理们直接处理。
自己专注于整个集团的制度、方向、理念、投资事务。
九卿大臣实际处理的事务数量,应该早就已经超过了以前朝代的宰相。
只是九卿大臣们都只负责单一方面,而不是一个国家的部事务,所以也没有宰相之实。
朱靖垣基于自己现在和未来的身份考量,也开始拟定一些新的改革计划。
强化和提升立法和司法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将立法体系从行政系统中彻底的剥离出来。
将立法权从刑部剥离出来,设置不属于九卿分管的刑律院,由皇帝直接主管。
相当于最高法院大理寺,本来就不属于九卿管辖,现在进一步提高地位。
建立更加详细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明确普通官员的行政权力边界,让他们只能在特定的空间腾挪。
将都察院也从行政体系剥离出来,由皇帝直接主管。
将财政权审批权单独剥离出来,设立不属于九卿分管的决算中心,由皇帝直接主管。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