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特殊待遇
叫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32 特殊待遇,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叫天,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让张一凡放下公事,就去忙他教书的事情,哪怕朱元璋知道,如果张一凡能教出更多的人才,他也是不愿意的。
这倒不是说他不需要人才,而是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而如今,张一凡还在那发光发热,正辅助他第四个儿子取得更辉煌的成就来镇压开国名将。
至少要朱棣消灭辽东的纳哈出,那样的声望就足够为朱明江山的稳固打下坚实基础,再让一凡去忙传道授业的事情才好!
但是,朱标这边原本以为没有问题的问题,朱元璋就得解决,不能丢给张一凡不管。
想了一会,朱元璋有点无奈地说道:“那就把一凡那三本册子多印一点发下去,一个月后举办一次考试,按名次派三十人给一凡那边吧!”
朱标听了,有点疑问,便问道:“但是一凡这三本册子里面的东西,京师这边怕是没人能全懂,如何教他们?”
朱元璋一听,想也不想道:“都是没人教的,就看他们自己的天赋如何了,先对付着就这么办吧!”
朱标还有疑问,又请示道:“那参加考试的人,总有一些条件吧?比如年龄,又或者,是不是要进行分组才公平?”
朱元璋:“……”
还真得是事多!
朱元璋无奈地说道:“一凡要帮老四把声望打出来,如今他们正在谋划辽东战事,还不到真正开宗立派的时候,就定下十六到二十五岁之间的男子吧,这样随一凡去各地也是方便。”
朱标听了,想想也是有道理,便退下了。
结果,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过了三天之后,朱标又跑来了。
“父皇,一凡的这三本册子上的内容,大妹懂得最多,好多女眷去请教,然后回去教给各自府里的。如今儿臣这里收到不少消息,说凭啥不让女子参加,如今女子都懂得比男人多!”
朱元璋:“……”
朱标还补充说道:“大妹也说了,她以前在香山县的时候,男人不够,那都是女人出去干活。有一些活,女人比男人还有优势,当初一凡就是让男女都有活干,才让香山县不缺人手,发展地很快!”
最后,朱元璋补上自己的意见道:“儿臣看着一凡的这些册子,该是和做官无关,如果只有男子才能惨叫考试,似乎也说不过去。大妹说,她可以带一群女学生北上,也正好可以和一凡团聚。”
朱元璋听了,忍不住说道:“这才是她的目的吧?我又不是要他们夫妻分开。只是她儿子还小,怕出意外嘛!”
听到这话,朱标便问道:“父皇,一凡还要在北平待多久?”
朱元璋听了,说出了他的盘算道:“如今老四那边,正在打造新式火枪和火炮,为此,前些天的时候,我派了一批兵仗局的熟练工匠过去,以便北平那边能多造些新式火枪和火炮出来。然后他们以现有兵力,早日打败纳哈出,那一凡就可以回京师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说道:“回来之后,我打算让他当宗人令,重点培养你那几個还未成年的弟弟。只要我们朱家多出人才,那这个江山就稳如泰山了!”
朱标听了,立刻追问道:“那以父皇之见,要打败纳哈出,还需要多久时间?”
朱元璋听到这话,想了下之后,才缓缓地说道:“他们目前正在为海州卫之战准备,估计至少要半年。此战之后,纳哈出吃大亏,必然会人心惶惶,也会避免和我们交战。到时候,我再看辽东那边的具体情况,给予他们一些指导,只要再重创一次纳哈出,随后辅以攻心之策,辽东可定。这么算下来,至少还要一年半载以上,甚至可能还要两三年时间。”
朱标听到这里,便建议道:“那还是让大妹北上吧,一周岁之后路上慢慢走,该是没事的。”
朱元璋听了,想了下后点点头说道:“那行吧,我再下旨沿途官府务必全力接待,这样不至于让他们母子俩受罪!”
听到这话,朱标有点意外。
他可是知道的,父皇最烦官员扰乱地方民生。想当初,延安侯唐胜宗只是擅驰驿骑,便夺爵,降指挥!
可如今,父皇竟然要下旨地方接待大妹北上!这待遇,真得是意外啊!
不过朱标仔细想想,似乎也能理解。这是自家人,当然要和外人不同对待了。一凡儿子那么小,路上更是不能有一点颠簸!照顾一些,也是理所当然了!
于是,他便按照朱元璋的最新指示去办了。
……………………
北平,张一凡这边,听说他拒绝了丹书铁券的赏赐之后,朱棣还来找过他,想给他做思想工作。
对此,张一凡直接就回答道:“四哥,我可没有说谎。在我眼里,要胜过孔孟先贤,才是我的目标。你信不信,几千年之后,世人都还记得我,但是,不一定还能记得你这个亲王。甚至不要说亲王了,就是皇帝也没有我有名。你说,厉害不厉害?”
朱棣:“……”
“要不你想想,以前朝代,你记得多少皇帝的名号和生平事迹?但是,孔孟总是知道的吧?”
朱棣:“……”
“我有这个自信,我能比孔孟都优秀,我会比他们做得更好,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朱棣:“……”
看到张一凡还想继续说话,回过神来的朱棣连忙摇手说道:“得得得,你志向远大,我不劝了,爱咋咋了吧!”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带着期待又道:“要不,把你的那身学问教教我儿子吧?这可是自家人,总没问题吧?”
张一凡:“……”
回过神来,他无语地说道:“你至少得让你儿子或者能交流,还有能断奶的,你再来找我!”
朱棣的大儿子才三岁,小儿子刚一岁,这能教?
朱棣听了,哈哈一笑道:“我儿从小聪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